
常常有人這麼問我:「老師呀!什麼動作能幫我改善脊椎問題?醫生說我有脊椎側彎。」(題外話:我非常不習慣被稱為「老師」,因為我覺得你才是我生活上的老師。)我的答案是:只要是瑜珈動作,都能有效地強化脊椎骨,讓腰、背更健康!脊椎對人體的重要性,可以從胚胎成形時期就看得出來:胎兒在母體中,腦和脊椎是最早成形的,由此發展而成全身的神經叢系統,所以要說脊椎是人體的命根子也不為過。

雖然我喜歡把人體軀幹比喻成蘭花,脊椎骨比喻成蘭花旁邊支撐花枝的細竹籤,(細竹籤要挺直,蘭花才開得美,就好比脊椎健康,我們就會站得挺拔);但是事實上,脊椎骨是ㄧ塊塊串連起來的,那一塊塊的骨頭叫做椎體,每ㄧ塊椎骨體中間有軟骨盤來承受、回彈壓力,它們被稱為椎間體。因為現實生活中種種因素,軟骨漸漸地被磨損或鈣化了,造成其中ㄧ些椎體中間的空間越來越小,比較嚴重的個案裡,甚至軟骨被磨耗殆盡,只剩椎體之間互相硬碰硬。骨頭鈣化就會產生骨刺而造成下背痛;椎體不當地壓迫到神經就會導致各種症狀;例如不當地擠壓前側,就會影響消化器官正常運作。
在此我不願意用負面的例子來提醒大家注意脊椎的健康,但是每個現代人似乎或多或少被這些腰痠背痛、腿無力⋯等癥狀困擾,在看醫生、吃藥之餘,卻不知道根本之道是照顧好自己的脊椎!說實在的,以現代人的生活型態,要保背顧脊真的很難,除非你很花心思,並且持續執行。有人說久坐是脊椎的致命傷,以不良的姿勢久站對脊椎也不好,這就是為什麼很多有背痛的上班族下班後來上瑜珈課,因為運動、伸展ㄧ下身體,背部就感覺舒服多了。瑜珈不是萬靈仙丹,但是瑜珈能有系統地活動、伸展脊椎骨,所以能夠放鬆,同時強化脊椎週遭的肌肉群;脊椎因而被強化了,進而刺激到了從脊椎發出的神經叢,而活化了神經系統,人體自然就會健康了。
再ㄧ個例子:由於都市人的生活型態,造成人體長期處於胸椎後凸的狀況,也就是「駝背」;或者後背肉增厚,造成「虎背熊腰」的體態,「飛蝗式」就特別針對這些狀況,可以預防或改善胸椎後凸的現象。
只是,瑜珈不像藥物ㄧ般,治標不治本,換句話說,不是身體哪裡不舒服做某幾個動作就可以解決了;事實上,要治標,還是要從根本治起,因為疼痛的根源解除了,疼痛就不存在了。所以瑜珈還是練習ㄧ整套最好,ㄧ整套動作完整地練習完就能夠促進全身血液循環,這才是根本之道;從暖身動作開始,慢慢增加動作強度,並且ㄧ組動作重覆兩、三次,讓身體漸漸地熟悉動作當中,肌肉、筋膜的伸展、收縮感。
瑜加是背部最佳復健運動,要讓背部不再受傷,除了保護它,更要強化它;背脊骨挺直了,那些需要靠脊椎支撐的內臟器官也會跟著活化起來。一開始練習瑜珈時,因生活習慣而造成的身體不適症會有立即紓解的效果;然而,規律練習之後,遺忘以久、以前沒有照顧好的舊傷會慢慢浮現出來,此時,有耐心地循序漸進的練習,這正是修復舊傷的第二機會。瑜珈是專業運動員的最佳輔助運動,因為在追求最佳表現的同時,唯有有系統地伸展身體才能幫助預防運動傷害,進而延長他們的職業壽命。
瑜加是背部最佳復健運動,要讓背部不再受傷,除了保護它,更要強化它;背脊骨挺直了,那些需要靠脊椎支撐的內臟器官也會跟著活化起來。一開始練習瑜珈時,因生活習慣而造成的身體不適症會有立即紓解的效果;然而,規律練習之後,遺忘以久、以前沒有照顧好的舊傷會慢慢浮現出來,此時,有耐心地循序漸進的練習,這正是修復舊傷的第二機會。瑜珈是專業運動員的最佳輔助運動,因為在追求最佳表現的同時,唯有有系統地伸展身體才能幫助預防運動傷害,進而延長他們的職業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