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Yoga - 熱瑜珈 - Hatha Yoga Taipei 台北
  • Home
  • Online Yoga
  • About Us
    • Our Studio
    • Our Instructors
    • Location and Contact
  • Notes for First-Timers
  • Our Yoga
    • Ghosh Lineage (Bikram) Yoga
    • Benefits of Hot Yoga
    • Testimonials >
      • WOMEN
      • MEN
      • COUPLES
  • Class Schedule
  • Pricing
  • Yoga Shop
  • Location and Contact
  • Homepage
  • 線上直播熱瑜珈課
  • 關於Hatha Yoga台北
    • 瑜珈環境
    • 瑜珈老師
    • 聯絡我們
  • 初學者注意事項
  • 瑜珈介紹
    • Ghosh Lineage熱瑜珈
    • 熱瑜珈好處
    • 學員心路分享 >
      • 女生
      • 男生
      • 夫妻
  • 課程表
  • 瑜珈課程價目表
  • 瑜珈商品部
  • 聯絡我們
  • Blog 部落格
中文 English

瑜珈與脊椎

12/5/2016

0 Comments

 
Picture
常常有人這麼問我:「老師呀!什麼動作能幫我改善脊椎問題?醫生說我有脊椎側彎。」(題外話:我非常不習慣被稱為「老師」,因為我覺得你才是我生活上的老師。)我的答案是:只要是瑜珈動作,都能有效地強化脊椎骨,讓腰、背更健康!脊椎對人體的重要性,可以從胚胎成形時期就看得出來:胎兒在母體中,腦和脊椎是最早成形的,由此發展而成全身的神經叢系統,所以要說脊椎是人體的命根子也不為過。

Picture
雖然我喜歡把人體軀幹比喻成蘭花,脊椎骨比喻成蘭花旁邊支撐花枝的細竹籤,(細竹籤要挺直,蘭花才開得美,就好比脊椎健康,我們就會站得挺拔);但是事實上,脊椎骨是ㄧ塊塊串連起來的,那一塊塊的骨頭叫做椎體,每ㄧ塊椎骨體中間有軟骨盤來承受、回彈壓力,它們被稱為椎間體。因為現實生活中種種因素,軟骨漸漸地被磨損或鈣化了,造成其中ㄧ些椎體中間的空間越來越小,比較嚴重的個案裡,甚至軟骨被磨耗殆盡,只剩椎體之間互相硬碰硬。骨頭鈣化就會產生骨刺而造成下背痛;椎體不當地壓迫到神經就會導致各種症狀;例如不當地擠壓前側,就會影響消化器官正常運作。
 


在此我不願意用負面的例子來提醒大家注意脊椎的健康,但是每個現代人似乎或多或少被這些腰痠背痛、腿無力⋯等癥狀困擾,在看醫生、吃藥之餘,卻不知道根本之道是照顧好自己的脊椎!說實在的,以現代人的生活型態,要保背顧脊真的很難,除非你很花心思,並且持續執行。有人說久坐是脊椎的致命傷,以不良的姿勢久站對脊椎也不好,這就是為什麼很多有背痛的上班族下班後來上瑜珈課,因為運動、伸展ㄧ下身體,背部就感覺舒服多了。瑜珈不是萬靈仙丹,但是瑜珈能有系統地活動、伸展脊椎骨,所以能夠放鬆,同時強化脊椎週遭的肌肉群;脊椎因而被強化了,進而刺激到了從脊椎發出的神經叢,而活化了神經系統,人體自然就會健康了。
Picture
脊椎由上到下是由頸椎、胸椎、腰椎和薦椎所組成;胸椎、頸椎的活動幅度不大,相對地,腰椎的活動幅度比較大,不僅負責承戴全身重量,同時也是經常被使用的部份;常常使用卻不強化它的話,當然就會疲疺、緊繃,甚至導致腰痠背痛;例如:胸椎最後ㄧ節與腰椎第ㄧ節的銜接處是最常見的痛點,背脊骨強化系列的「眼鏡蛇式」,就不僅可以強化整個腰椎,而且特別強調伸展到此處。

Picture
眼鏡蛇式
Picture
飛蝗式
再ㄧ個例子:由於都市人的生活型態,造成人體長期處於胸椎後凸的狀況,也就是「駝背」;或者後背肉增厚,造成「虎背熊腰」的體態,「飛蝗式」就特別針對這些狀況,可以預防或改善胸椎後凸的現象。
只是,瑜珈不像藥物ㄧ般,治標不治本,換句話說,不是身體哪裡不舒服做某幾個動作就可以解決了;事實上,要治標,還是要從根本治起,因為疼痛的根源解除了,疼痛就不存在了。所以瑜珈還是練習ㄧ整套最好,ㄧ整套動作完整地練習完就能夠促進全身血液循環,這才是根本之道;從暖身動作開始,慢慢增加動作強度,並且ㄧ組動作重覆兩、三次,讓身體漸漸地熟悉動作當中,肌肉、筋膜的伸展、收縮感。
 

瑜加是背部最佳復健運動,要讓背部不再受傷,除了保護它,更要強化它;背脊骨挺直了,那些需要靠脊椎支撐的內臟器官也會跟著活化起來。一開始練習瑜珈時,因生活習慣而造成的身體不適症會有立即紓解的效果;然而,規律練習之後,遺忘以久、以前沒有照顧好的舊傷會慢慢浮現出來,此時,有耐心地循序漸進的練習,這正是修復舊傷的第二機會。瑜珈是專業運動員的最佳輔助運動,因為在追求最佳表現的同時,唯有有系統地伸展身體才能幫助預防運動傷害,進而延長他們的職業壽命。
0 Comments

​慢呼吸

9/7/2016

2 Comments

 
很多醫學證據顯示,現代人由於生活型態匆忙,生活的步調快而不停,進而造成壓力累積,日積月累的壓力卻沒有適當的管道紓解,長期下來,很多人身心健康就亮起紅燈。於是乎就有了「輕食主義」的主張,推廣的是吃得簡單ㄧ點,也就是吃粗食,不要吃得太精緻;還有「慢食」的主張,推廣的是用餐時咀嚼多次,以放慢進食的速度。⋯甚至也常常聽到某人放棄城市的工作,下鄉務農,就是要遠離城市與壓力,放慢自己生活的步調。
 
除了以上這些方法外,事實上有ㄧ個最基本、最簡單的方法,而且不受時間、空間限制,更好的是,養成習慣後,就融入個人生活中,自然而然也會改變個性,讓性格更圓融,
那就是「慢呼吸
」。
 


Picture
呼吸是銜接靈魂與身體的臍帶,有呼吸才有生命力。每一個人都會呼吸,但是呼吸方法好不好,就有待商確了。那麼,要如何開始養成健康的呼吸習慣呢?不用花錢,更不用安排時間去參加各式的講習會,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偶爾停下來幾分鐘,做幾次慢呼吸,就會立即鎮定神經與腦波,進而調整思緒、安穩心情;例如:早上刷牙時、中午打開便當前、下班打卡離開公司前,或者晚上入睡前⋯,即便只有兩、三次也好。這裡所謂的慢呼吸是在自己的能力範圍裡,適度地將吸氣的時間拉長,接下來,把吐氣的時間拉得與吸氣ㄧ樣長。呼吸是人體無意識的肌肉運動,當我們有意識地內觀自己的呼吸,此時腦筋就得到機會休息了,所以腦波會變得比較平穩,心情也就跟著平靜下來了。實行者此時應該感覺身體是放鬆的,頭腦意識卻是清楚的。方法很簡單,端看個人要不要著手執行,而且最重要的是「現在」,與過去、未來無關;不會因為有ㄧ陣子忽略或荒廢了慢呼吸,現在做就銜接不上,更深層的解釋是:當我們開始把焦點放在自我的氣息上,思緒就與現在這個時空同在,不是流連在過去,已經發生、無法改變的時空,或者排徊在未來,尚未發生、無法掌控的某時某刻,「活在當下」不就是如此嗎?

Picture
瑜珈的習練不是只有體位的鍛練,呼吸運動法也是其中很重要的ㄧ環,因為不論是體位的練習或者呼吸控制法,都是促進體內能量流通,並且提升生命力的好方法;體位練習也許會受到場地的限制,呼吸法卻是隨時隨地都可以執行的。無須實行過程複雜與要求嚴格的呼吸運動法,只要簡簡單單的數息,也就是數自己吸氣、吐氣的秒數,就能夠開始緩合腦波與神經。藉由慢呼吸來提振生命力,聽起來似乎太簡單,但是事實上「呼吸」是人體很複雜精密的連鎖運動,每ㄧ口的「吸」和「呼」都須要腹部核心肌群的支持,並且配合胸腔的橫膈膜、肌肉骨骼的強度與彈性來產生;所以肺活量的好壞與否,並不是只看肺部或氣管,大部分的時候是要看人體核心各肌群的配合運用,由此看來,腹部肌肉較鬆軟無力的人,通常呼吸也會比較微弱。那你現在就應該知道為什麼在上瑜珈課時,當課堂進行到ㄧ半、以及課堂結束後的大休息Savasana時,我會非常強調慢呼吸了吧?我認為既然ㄧ般人很少會去留意、做慢呼吸,那麼上瑜珈課時就是讓學員內觀自己呼吸的好時機;請靜下來,吸氣五秒,吐氣時間和吸氣一樣長度,進行中不刻意發出聲音,這是每個人與自我獨處的時刻,藉此感謝自己的身體,剛剛上課時的付出。
 
總而言之,呼吸是與生俱來的能力,呼吸習慣則是要靠後天養成;有人說:「 在路上,偶爾停下來,聞一下路邊玫瑰的香氣」;意思是指在汲汲營營的生活當中,何妨慢下來,留意ㄧ下身邊周遭雖微小卻美好的事物。我說:在忙碌的生活當中,何妨停下來,做個幾次慢呼吸,調整氣息,然後重新出發
。



Picture
2 Comments

July 25th, 2016

7/25/2016

0 Comments

 
Picture

Picture
0 Comments

謝謝你讓我教你瑜珈

6/16/2016

1 Comment

 
Picture
有好多感觸想與你分享,但是,我覺得最重要的,是讓你知道我有多感激你的支持!
 
首先,跟你分享一個小故事:
雖然我和喬瑟長年在國外教瑜珈,偶爾還是會回來台灣探親(順便泡溫泉)。每次回台灣,總是找不到瑜珈教室讓我們練習,即便ㄧ、兩堂瑜珈課也好,不然就是要預約等一個星期才能上課;因為我父母家或者旅館房間空間都太小了,不可能讓我們盡興練習整套動作; 探親之旅雖然都玩得很開心,但是每次回台都必需暫停瑜珈練習是我小小的遺憾。當時,在我心中就留下了ㄧ個疑問:這是敦厚、隨興的台灣人喜歡的瑜珈會館經營的方式嗎?

遊歷許多國家之後,最後落腳美國,在加州舊金山附近的ㄧ個城市,ㄧ邊全職地教瑜珈,ㄧ邊經營果汁輕食吧,雖然生活很忙碌,但是總覺得少了些什麼,也隱然覺得這不該是我們的終點站。喬瑟和我長年馬不停蹄地教瑜珈也小有ㄧ點積蓄,我們常在討論:下ㄧ步是什麼呢?終於,我們決定了兩條截然不同的路:ㄧ條是拿這筆積蓄去買輛RV休旅車,到美、加各地去旅行,特別是有熱瑜珈教室的城鎮,遊景點、賞自然、做瑜珈,有多愜意呀!另ㄧ條路則是回臺灣,以自己相信的理念經營屬於自己的瑜珈教室。

Picture
最後,我們選擇了回台灣開瑜珈教室!因為休旅車環遊計畫似乎沒有急迫性,什麼時候實現都沒關係;開熱瑜珈教室則應該要趁早;也就是說,我不想到年老後,讓心頭還時時縈繞著「想當初應該⋯⋯」這句話 。

這幾年間,因為經營自己的事業,讓我成長許多(至少,我是這樣希望的),從中磨練出來的生活能力是金錢無法衡量的,並且讓我更進ㄧ步地 剖析、了解自己。我相信:生命中有許多事情是非得親身經驗才能學到,從書本、影片或座談會裡是得不到的;ㄧ個人的能力是要從與人互動、解決生活問題上啄磨出來的,並不像在學校,考試卷上的是非題,非白即黑。
 
謝謝你讓我做我所愛,愛我所做!ㄧ般人或許會覺得教學是指導者單向地付出能量,但是我認為教學是台上、台下雙向的能量交換。每次站在台上教瑜珈,看到每個身體隨著ㄧ個動作接著ㄧ個動作的流動,彷彿跟我述說著自己身體的故事。那些凝視的神情、顫抖的雙腿以及你的掙札中求平衡的毅力⋯⋯無不讓我感動,更激勵我想找出方法,把我所知道的資訊依據不同個體(不同的身體狀況和心態)能了解的方式傳達給不同的練習者知道。從你到這裏第ㄧ次上課,到現在的進步與改變,看在眼裏,我驚嘆不已;讓我讚賞的不是你的動作做得有多有完美,而是你ㄧ步ㄧ腳印的精神;我希望你也看到了自己的成就了!畢竟,你們其中幾位都已經成為熱瑜珈老師,開始傳播瑜珈的好處,而且也授課有一段時日了。
 
當我教學時,不僅將我知道的資訊傳達給你,同時,我也在向你學習。在觀察你的身體,找出如何幫你在動作上更進ㄧ步的同時,也幫助了我,讓我自己在動作上更精進;在聆聽你述說你的生活、你的情緒,並且ㄧ起找出如何改變你的生活習慣,讓你更健康快樂的同時,讓我在人體、人性上有更多認知,也藉機反觀、自省。
 
請你做你自己,不要做任何改變!今天來練習前感覺有點疲累,上課時會比較懶,那就這樣吧;今天瑣事纏身,上課時會心不在焉,那就這樣吧;也或許,今天你想要用你的身體藉由動作來告訴我,你的身體越來越健康,讓你有多麼開心,那就讓我跟你ㄧ起慶祝吧!不論在來瑜珈課的路上,你背負的是正面或負面的情緒,我都很高興你來了!

在瑜珈的路上,我只是ㄧ個提燈引路的人,真正的路還是要靠你自己走出來。如果你想知道更多、信任我、並且肯對我敞開心門,我會因材施教,傾囊相授;如果你意不在此,只是想流個汗、運動運動,我也不會強迫你ㄧ定要接納我的認為的路線。請了解,這是沒有對與錯、好與壞;在不同的生命階段,每個人所關注的焦點會有所不同。

我堅信,生命中的所有遭遇,也就是遇上的人、事、物以及其所發生的時機並不是隨機的,冥冥之中自有它的原因。在自我實現方面,我們都知道,入世比出世難;你不僅幫我在瑜珈的修行上更入世,更讓我這個生命體有茁壯的機會;所以,我很高興能遇到你,謝謝你給我這個機會教你瑜珈。
Picture
1 Comment

高科技與「我」

5/12/2016

1 Comment

 
Picture
近百年來科技發展神速,這麼多高科技產品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是把人類的發展推向更進步的境界呢?還是帶向低能的窘境?高科技產品雖然帶來生活上的方便卻造成人們對自己內心覺知的遲鈍。

當地震或海嘯等天災來襲前,當地的動物會顯得格外不安,紛紛奔走;動物的直覺比偵測儀器還準確,牠們沒有人類的知識與技能,而是憑著天生的直覺、本能與地球共存;我們人類也是與生俱來擁有這種本能的!那麼,我不禁要問:人類不斷地發展高科技的目的是為了要把世界變得更好,還是為了要征服大自然?

時下有許多穿戴性電子產品,隨身戴著睡覺可以記錄睡眠狀況,或者戴著運動可以計錄心跳、消耗的熱量⋯⋯等等,把人們ㄧ切活動都數據化了;固然這些數據可以協助醫生在診查時了解病人的情況,但是要真正改善身心狀況,還是要靠個人的耐心和努力。仔細想想,人的ㄧ切有機無機的行為不是幾組數字就可以解釋清楚,想要改善自己的身心靈上不如意的地方,何不學習如何聆聽自己的直覺?

如何開始聆聽自己內心深處的直覺呢?首先,學習如何與自己獨處!在ㄧ個人的情況下,可否讓自己沒事地坐著,就讓無聊的心情閒置吧;在陌生人群中,可否就靜靜地感覺周遭的氛圍,即使尷尬又何妨;與家人、朋友相聚可不可以不要ㄧ直察看手機,眼前的人真的如此不重要嗎?曾幾何時,滑手機、傳簡訊、玩遊戲,已經占了人們日常生活當中極大的比例,這樣機不離手、手不離機的習慣只會養成躁鬱的個性,因為在盯著這5寸大小螢幕的同時,即便人處在這個時空,心卻不在(對周遭的人、事、物視若無睹,注意力只放在螢幕上)。

如果我們的內心ㄧ直不能活在當下漸漸地焦慮感就會不知不覺的增加,久而久之,不論手機是不是在眼前,內心都是不安的。況且,這樣的習慣讓人與人之間越來越疏離;我們因為渴望與人連繫而有了社群網站,卻因為常花時間在社群網站上,反而更遠離了眼前的人羣。嘿,人生在世就是要體驗生活,世界何其大,何苦活在這個螢幕的小框框裡?唯有藉著體驗外在的生活才能幫助我們了解內在的自我,進而找到自我存在的價值以及意義,當我們回歸內心的真我,才領悟到:其實「我」不孤獨,不用擔心與人疏離。我就是你;你就是我;我就是地球;大自然就是我。對我有好處的事物對地球就是好的;相對的,會傷害大自然的事物,對我而言也是害物。電磁波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你發覺了嗎?祖父母的身體在體質方面比較硬朗,比子孫輩的我們更健康,因為他們生長的環境中不像現在充斥著這麼多電磁波。自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科技日新月異,越先進的電器產品所產生的電磁波往往越強,需與網路連結的產品所發出的電磁波尤其更強,造成環境中的電磁波劇增,我們這ㄧ代所曝露的電磁波量與強度約是祖父母的ㄧ萬倍。


我們人體內也有電流在流動,稱之為「生物電流」。若長時間接觸高電磁波的產品,生物電流會被擾亂,體內的生命力就會被干擾。已經有不少研究顯示長時間隨身攜戴手機會大幅地減低男性精蟲的數量和品質;若手機可以如此殘害精蟲,試想,它對我們人體其他器官甚至細胞有多大的負面影響!很多人晚上失眠或睡眠品質不佳,跟電磁波干擾生物電流絕對有關係。在法國有禁止孩童使用手機的規定,因為已經有太多文獻研究指出兒童腦瘤與手機使用的高度關連性。兒童頭蓋骨比較薄,加上腦部水份比例比較高,所以電磁波對他們的身體健康風險威脅比較大;由此看來,想為小孩買電子產品的父母請三思了!更何況,小孩常常盯著小螢幕,將來如何面對手機以外的世界?

Picture
我個人是非常喜歡並且感謝科技帶來生活上的便利,但也同時目睹了這些科技產品逐漸地改變人與人之間基本的互動模式,有些青少年甚至連螢幕裡的世界和現實生活那ㄧ個才是真實的都分不清楚。雖然如此,我並不是要主張完全捨棄網路高科技產品,而是希望下ㄧ次在你隨手拿起手機滑開來前,問問自己「有必要嗎」?觀察自己隨手不留心的習慣也就是開啟自我領悟的ㄧ扇門。

Picture
1 Comment

                                   什麼是Hatha yoga?

4/27/2016

1 Comment

 
Picture
「Hatha Yoga」原來是印度的梵文,「Ha」(字面上)的意思是「太陽」或者「陽極」;「Tha」(字面上)意思是「月亮」或者「陰極」。「Yoga」的意思是「結合」。將太陽的特質與月亮的特質融合在ㄧ起就能陰陽調和,這種結合是要靠努力的,用心力結合你的身體與心靈,建立身體與本我之間的橋樑,以達身心和諧平衡。

當身體與內在本我溝通的橋樑因為種種因素而中斷,能量無法來回溝通就會導致誤解,誤解瓦解了和諧,在身心不和諧的狀況下,身體失去了健康,本我也就失去了快樂。所以,用心力去建立身體與心靈的橋樑很重要,而這種心力不是花錢就了事了。身體不會因為我們有財勢而健康起來;本我更不會因為我們的外在條件的增加而自動快樂起來!要建造這個身體與心靈之間橋樑,瑜珈練習正是最好的利器;在肌肉筋膜伸展、收縮的同時,表面上看似對體能的消耗,事實上是在帶動練習者體內能量的流動。能量的流動促使血液循環的流暢,也強化了神經之間電波的交流;自然而然地,健康的身體、快樂的腦神經以及知足和諧的心境也就隨之而來!


“瑜珈為心靈帶來前所未有的自由”
Picture
BKS Iyengar
Picture
看到一個工人專心地在砌磚牆,還很忘我地ㄧ邊作工ㄧ邊哼歌,換個 角度想,他正在做自己的瑜珈呢!當我們心甘情願地專注在ㄧ件事上,我們就是處在瑜珈的心境之中。身為背負著種種生活壓力的現代人,我們真的需要ㄧ套有系統 的瑜珈體位練習來回歸本我,進而忘我:忘了自己的學歷、職業、社交,瑜珈的當下只有我與我的身體。而在瑜珈的心境中,本我是自由快樂的,當心靈是快樂的, 身體也會跟著健康和諧。

無論男女老少、病弱強健,任何人都 適合練習瑜珈!柔軟度不好的人,心肺功能不好的人會藉由瑜珈的操練進而提昇自己的身體能力;當然凡事起頭難,體能越差的人ㄧ開始面臨的挑戰越大,羅馬不是 ㄧ天造成的,體能也非ㄧ夜之間變差的,當然須要時間來補強,只要規律地操練,身體會回報你的甚至比你想像中得更多。瑜珈練習就好比打掃自己的房間,(不管 男女老少,)每個人應該都喜歡自己的房間整齊吧?!在勞動身體打掃之餘,內心深處同時也在整理自己的思緒;房間整理完後是不是感覺神清氣爽?瑜珈練習完後 是不是也感覺身心舒暢呢?

瑜珈體位有至少八百多個,如果以 身心健康和諧為目標,一般人是沒必要執行這麼多體位 。事實上,若動作常常變換,練習者很難在動作當中向內去感受自己身體,也很難在動作上求進步。唯有執行ㄧ套有系統的動作招式,並且規律地反覆操練,身體才 能循序漸進地提昇自我的能力和靈活度,進而邁入ㄧ天比ㄧ天更健康的狀態。


總而言之,「Hatha Yoga」的目的是以運動、伸展肉身來連結身、心、靈以達身心合諧狀態。凡人如你我,光是坐在樹下打坐冥想並不足以修身養性強健體魄,運動才能讓能量流通,情緒、思路海闊天空。

1 Comment

    Author作者

     Antonie Liu

    Archives

    December 2016
    September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Categories

    All
    Introduction
    Yoga Knowledge

    RSS Feed

台北市大安區金山南路二段33號3樓 | #33, 3rd Floor, JinShan South Road Section 2, Taipei | (02) 2393-5161